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黄天之世在线阅读 - 黄天之世 第512节

黄天之世 第512节

    ??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,士不敢弯弓而报怨。

    ??刘协看着许安的名字,他感觉这个人和他见过的所有人,在书中看到过的任何人都不一样。

    ??绣衣使者汇报的在太平道治下之中的见闻,每一件事都能刷新刘协的原来的观感。

    ??在陆续得知了学堂、军校、警察、道观等等各种各样的新奇的事务,授田,屯田一件又一件事情,也让刘协越发的对许安产生了重视。

    ??如今他如今还没有到亲政的年纪,朝堂之上现在的管理者是刘宠和孙坚。

    ??“袁绍。”

    ??刘协看着袁绍的名字,目光逐渐的坚定了起来。

    ??王越跟他说过,刘宠和孙坚也和他解释过,黄巾军虽然看似强大,但是许安被困于北境,底蕴薄弱,难以相争。

    ??现在要先解决挡在面前最为主要的敌人——袁绍。

    ??就在昨日,孙坚已经带领着两万荆州兵,三万豫州兵,还有陈都的一万禁军,向北进军,马上他们便会抵达兖州的最北部——东郡。

    ??第六百一十一章 放榜

    ??就在中原大地剑拔弩张之时,太平道的境内却是平和非常。

    ??与中原一直都在持续,连绵不绝的战乱截然相反,自从中平四年(187年)许安入主并州之后,并州的腹地便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动荡和战事。

    ??黄巾军虽然几乎连年都在征战,但是基本都是在境外作战,没有被汉军亦或者是北方的部落攻入腹地。

    ??并州,上党郡,长子城。

    ??上党郡在中平三年(186年)便已经被许安攻克,如今承平已有五年之久。

    ??上党郡的百姓已经习惯了太平道存在的生活,随着太平道在上党郡的落地生根,传播开来,上党郡作为被黄巾军最早的被解放的郡国,基本上各项的福利和政策都是在上党郡首先推行。

    ??如今的上党郡,无论是教育、还是军事、还是政治、基础建设都无疑是整个并州,乃至整个太平道发展最好的。

    ??日渐黄昏,长子城很多地方已经亮起了星星灯火,但是街道之上的行人却不见减少,甚至还有增多的迹象。

    ??长子城四方城门的甬道处,这个时间本应该是只有少许的旅人和外面的居民赶着回家,或者进城歇息,但是今天,人却也是出奇的多。

    ??今天的长子城解除了原本定下来的宵禁令,晚间游走在街道之上,行人不需要担心被太平道的巡城兵丁或者是警察所缉捕。

    ??使得长子城的宵禁令在今天解除的原因,并非是有什么节日,也并非是有什么需要庆祝的事情,仅仅是因为今天长子城的府衙要公布一封名单。

    ??这一份名单意义重大,这一次放榜也意义重大。

    ??这是太平道在治下开办学堂之后的第一次大考——童生试。

    ??童生试也就是蒙学堂的毕业考试,一共要考三科,语,数,道。

    ??蒙学堂最初开办是在中平四年(187年)的十一月,两万余名学童被安排入学。

    ??那个时候的许安刚刚占据了并州不久,财政捉襟见肘,不过许安为了摆脱人才的制约,还是义无反顾的下令招收两万余名学童脱产学习。

    ??严格意义上来说,蒙学堂开办之后的第一个学期真正的时间,是中平五年(188年),中平四年只是学前培训,还有入学仪式。

    ??当时开办如此大规模的学堂,黄巾军上下包括许安在内都没有经验,筹办的时候,也是颇为艰辛,因此许安定下了学前培训,还有先办入学仪式,再慢慢推行其他的教育。

    ??不过现在的黄巾军蒙学堂已经步入了正规,中平五年(188年)到如今的初平二年(191年)已经有了三年的时间。

    ??《太平律》颁布之后,方方面面也被正式写入了法规之中,蒙学堂、郡学堂等学堂也被正式写入了法规之中。

    ??蒙学之期共有三年,通过考试毕业者称为童生,成年后有资格去各乡亭为吏,绩优者可以升入郡学。

    ??蒙学学生,三年期满未通过毕业者,会有两个选择。

    ??一是留下继续就学,直到通过考试,成功毕业为止,当然这个时候,太平道便不再为其提供饭食,支助其学业。

    ??当然这期间,学生的学费,还有一应的吃穿用度都将由学生自己全额负责。

    ??二便是领取结业证从蒙学堂毕业,这类学子被称为学员,没有成为吏员的资格。

    ??各地的学堂,其实并非是完全免费的,家中需要缴纳一定的粮米费。

    ??在学堂之中,将成绩分为,优异、中上、中等、中下、下等、末等,共六等

    ??按照成绩的优劣,学期末的评等,减免粮米费,甚至还设立有奖学金,成绩优异者,每一期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学金,其中钱财和粮食都有。

    ??而学业评定如果为末等者,三年六期,只要有两期被评为末等,那么便会被劝退归家。

    ??末等者要么是学习能力差,或者是不爱学习者。

    ??太平道资源短缺,财政窘迫,每一分钱,每一分人力都要刀刃上,许安自然不会容许有浪费的行为。

    ??义务教育这种事情,等到一统天下,彻底安定,生产力提高,国富民强之时,可以缓步推行,全面普及。

    ??但是现在,设立蒙学堂和郡学堂等学堂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为太平道培养合格的官吏,优胜劣汰。

    ??虽说有教无类,教育应该因材施教,但是在并州,在如今这个世道,没有这样的条件让许安去推行因材施教,推行这些教育体系。

    ??许安要忙的也不仅仅只是教育一方面,军事、外交、政治各个方面,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许安来做决断,来做判定。

    ??日落西山,黑幕降临,将整个长子城所吞噬。

    ??宵禁虽然解除,但是长子城中的灯火只有几处市集,坊区亮着灯火。

    ??而这些亮着灯火的地方,灯光最为明亮,正是长子城的府衙。

    ??长子城府衙前广场之上,灯火璀璨。

    ??府衙大门洞开,两侧两名身穿着白狼服的鹰狼卫百户一左一右挎刀而立,一众鹰狼卫缇骑林立于四周。

    ??一名又一名顶盔掼甲的军兵,皆是按着腰间的雁翎刀,守卫在府衙的周围。

    ??广场的周围有不少的门店,如今那些门店几乎都是座无虚席,坐满了宾客。

    ??他们都在等待着今天的放榜,通过童生试的毕业者便可被称为童生,得到太平道官方的承认,一旦成年便可以去各乡亭为吏。

    ??绩优者还可以选择升入郡学,乃至升入国学,于州郡之中为吏,甚至是为官!

    ??这放在以前,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,为官为吏,那都只是地主豪强,世家大族的特权,他们这些升斗小民怎么可能成为官吏。

    ??一切真的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??陈生从来没有如此的心烦意乱过,他坐在席上如坐针毡。

    ??“静心。”

    ??葛舟斜了一眼坐立不安的陈生。

    ??“诺。”

    ??陈生听到葛舟的训斥,立刻便停止了动作。

    ??陈生握着水杯,他虽然止住了动作,但是心中的烦闷却仍然没有消失。

    ??积压在他心中的压力,实在是太大了。

    ??第六百一十二章 期许

    ??据说童生试是十取其一,但是在陈生考试的时候,他却发现题目出奇的困难。

    ??不过陈生并非因为能不能考中而忧虑,他在学院之中,每一次的测试中都被评为优异,语、数、道三科均名列榜首。

    ??十取其一,对他来说并不难。

    ??只是他知道自己的老师,还有陈羽对自己的期许,他不想让那些对自己抱有希望的人失望。

    ??葛舟是他的蒙师,是为他启蒙的蒙师,为他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。

    ??而陈羽则是他的引路人,也是他现在最为敬仰的人,同时也是他的另一位老师。

    ??若不是陈羽,他绝对没有可能在这窗明几净的学堂之中读书上学。

    ??他后来才知道,太平道蒙学堂规定,只招收七岁至十三岁的孩童入学,他当时已经超过了十三岁,已经没有机会入学的了。

    ??若不是陈羽在招收修路工人的时候,将他破格录取,纳入了学生的名单之内,后面到来的招生吏员也不会让他入学。

    ??若不是陈羽,他一定无缘于学堂,没有办法见识那书中的精彩。

    ??击石乃有火,不击元无烟。人学始知道,不学非自然。

    ??万事须己运,他得非我贤。青春须早为,岂能长少年。

    ??这是挂在学堂房舍之中的劝学的诗句,写这首诗的人好像是大贤良师许安。

    ??他第一次坐在那窗明几净,整洁光亮的案桌前,抚摸着那带着油墨清香的书本之时,一切都犹如梦幻一般。

    ??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坐到这里,在阡陌之间时,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面朝黄土背朝天,数不尽的徭役,做不完的农活。

    ??朝不保夕,难以为计,家中的米粮少的可怜,每天夜幕落下,几乎都是饿着肚子进入梦乡。

    ??吃着学堂的粟米饭,当时的陈生忍不住落泪,他从来没有想过能过上这样的日子。

    ??陈丰来了好几次长子城,都是跟随着商队和工程队一起,陈生也从他父亲的口中得知了家中的境况。

    ??家中有太平道发放的田土,田税不重,这两年来,家中也有了一些余钱,虽然还是并不富裕,田土都是开垦不久的新田,也并不肥沃,产出有限。

    ??但是比起昔日在家乡之时,却是不知道好了多少倍,起码,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性命不保,担心横行的贼匪,担心豪横无礼的地方豪强。

    ??每一次他的父亲陈丰到来,说起家里,都是说一切都好。

    ??报喜不报忧,陈生了解自己的父亲,他知道自己的父亲绝对不会跟他说起家中的困难。

    ??很久之前,他们还在家乡之时,家中缺衣少粮,正午时分陈丰被官吏抓走,等到回来已经是第二天的黄昏了。

    ??陈生一直都记得那一天所看到的事情,陈丰回来之后,还笑着给他和小妹带来了两个野菜饼。

    ??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发生什么,只是为得来的野菜饼而感到开心。

    ??直到第二天在田地里做着农活的时候,他才发现他的父亲膝盖处满是尘土,满身的伤痕根本没有办法被破烂的衣衫遮蔽,每一次举起农具都可以让其痛苦无比。

    ??陈生紧紧的攥着衣角,低垂着头,盯视着案桌上的水杯。

    ??富家不用买良田,书中自有千钟粟。

    ??考上郡学,考上国学,就能成为太平道的官吏,和他的老师陈羽一样,不用再为生计所发愁,能够穿上干净的衣服,吃上那香气四溢的粟米饭,不再吃那苦涩难咽的野草……

    ??他永远也无法忘记自己父亲那满身的伤痕,他永远也不想自己的父亲挨家挨户的去跪拜乞讨。